生活照顧

作者:侯春茹 2016/12/21

一、感染的傳播途徑:瞭解致病菌的傳播途徑,能協助預防感染。

作者:侯春茹 2016/12/21

一、什麼是感染?

      感染是致病菌侵入身體內繁殖而導致宿主生病的一種狀態,感染有可能在身體的局部出現症狀,也可能會影響全身。當人體受到感染後可能產生的徵象及症狀,如發燒、流鼻水、咳嗽、噁心、嘔吐、腹瀉、疲倦、發疹、疼痛、腫脹、感染部位有滲出液等。老年人因免疫功能下降,抵抗力變差,較易受到致病菌的感染,因此居家照顧者在處理個案的事物時,應遵守感染預防的原則,除了保護個案外,也可保護自己。

作者:侯春茹 2016/12/3

一、壓瘡發生的原因

    壓瘡發生的原因是組織長時間受到過度的壓力而導致組織潰瘍,這些潰瘍也可稱為褥瘡。發生壓瘡的主要兩個因子包括組織受到的壓力大小受壓時間長度。組織受到壓力會產生變形,若此變形導致血管的血流阻塞,使得週邊的組織細胞得不到氧氣和養分,則組織細胞就會受到傷害而漸漸壞死。下表列出導致壓瘡的主要因子和相關因子。

作者:侯春茹 2016/12/3

組織長時間受到過度的壓力而導致組織潰瘍,稱為壓瘡。

一、壓瘡發生的徵象

1.早期的警告徵象:我們可以觀察受壓皮膚的顏色和溫度變化。

作者:侯春茹 2016/11/21

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,是身體的天然覆蓋物,可防止細菌和病毒長驅直入,防止體內營養物質、電解質和水分流失,以及保護身體內各種器官和組織避免受到外界物質的傷害。皮膚會隨著身體其他器官的健康狀況而改變自己的顏色和狀態,觀察皮膚的變化就會查到疾病來襲的蛛絲馬跡,例如黃疸的皮膚和眼球會出現明顯的黃色、血氧過低的嘴唇與指甲會出現發紺(藍紫色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