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活照顧

作者:侯春茹 2016/8/26

血壓的測量包括收縮壓與舒張壓,測量血壓的單位是以毫米汞柱(mmHg)表示,收縮壓的正常範圍為<120 mmHg,舒張壓的正常範圍是<80 mmHg。記錄方式以120/80 mmHg來表示。許多情況會導致血壓異常,其中一種是動脈性高血壓,常稱為高血壓,它是造成冠狀動脈疾病和腦中風的主要危險因素,不可忽視。

1. 正常血壓

分類 收縮壓 舒張壓
正常血壓 <120 <80
高血壓前期 120 ~ 139 80 ~ 89
第一期(輕度)高血壓 140 ~ 159 90 ~ 99
第二期(中重度)高血壓 ≧ 160 ≧ 100

 

2.影響血壓數值的因素

  • 年齡:老人因動脈管壁彈性較差,所以血壓值偏高。

  • 性別:一般男性之血壓可能比同年齡之女性稍高,但差距極小。

  • 活動及運動:例如從事劇烈運動時,會使血壓上升。

  • 情緒:生氣、緊張、激動或興奮的情緒,促使腎上腺素分泌增加,造成末梢血管收縮,致血壓升高。

  • 姿勢:一般而言,站立時的血壓高於平躺。長期臥床的病人,若驟然由平躺改成站立姿勢,而發生頭暈、昏厥等現象時,此時測量收縮壓若下降 20 mmHg 以上,表示有姿位性低血壓

  • 溫度:氣溫下降會使周邊血管收縮,血流阻力增加,因此冷天的血壓較高;而溫暖的氣溫使血管擴張,促使血壓下降。

  • 疼痛:低度至中度之疼痛時,交感神經被刺激,使得周邊血管收縮,因而會使血壓上升。

  • 體型:肥胖或體重過重者的血壓有偏高的傾向。

  • 循環血量:根據公式:「血壓=周邊血管阻力 × 心輸出量」,心輸出量與循環血量成正相關,因此可得知血壓也深受循環血量的影響。

 

延伸閱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