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侯春茹 2016/11/11
由於老年人的身體細胞功能退化和免疫力下降,身體容易損傷和遭受疾病的侵襲,若生病時,身體會出現異常的徵象。被照顧者簡稱個案,若無法說話或不好意思將問題說出來,有可能會以生氣的方式來表現身體上的不適或疼痛,因此照顧者需細心觀察和瞭解真正的原因,才能執行適當的照護措施,以及就醫時提供醫師正確的資訊。在居家照顧時,我們可以利用詢問、觀察和測量生命徵象等方式,來收集個案身體狀況的主觀和客觀資料。
資料分類 |
說明 |
主觀資料 |
個案或家屬告訴我們的資料,例如個案主訴傷口疼痛、腹脹、頭痛等。 |
客觀資料 |
I.觀察:利用我們的視、聽、觸、嗅覺收集個案的資料。l 視覺:觀察個案的外觀,包括服裝儀容和衛生、身體姿勢(僵硬或放鬆)、臉部表情(痛苦、放鬆)、皮膚顏色(蒼白、潮紅)、皮膚完整性(破皮)等。l 聽覺:從個案身體上發出的異常聲音,例如咳嗽、呼吸聲音(喘、用力)、說話聲音大小和音調高低(高興、沮喪沒精神)等。l 觸覺:觸摸個案的皮膚,例如皮膚溫度(熱、冰冷)、皮膚濕度(乾燥、潮濕)、皮膚粗糙度(丘疹、皮屑)等。l 嗅覺:從個案身上發出的味道,例如呼吸的味道、尿騷味、傷口分泌物的味道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