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侯春茹 2016/8/26
正常情況下,人體的體溫會維持在正常範圍內,一旦身體有問題或環境溫度過度改變,體溫恆定的功能失去平衡,即可能出現異常體溫。常見的體溫測量部位有口腔、腋下、肛門、耳朵或額頭,成人體溫之正常範圍如下:
1.正常體溫
溫度種類 | 正常範圍 | |
攝氏溫度 | 華氏溫度 | |
肛溫 | 37.0 ~ 38.1 oC | 98.6 ~ 100.6 oF |
口溫 | 36.5 ~ 37.5 oC | 97.6 ~ 99.6 oF |
耳溫 | 35.7 ~ 37.9 oC | 96.26 ~ 100.2 oF |
腋溫 | 36.0 ~ 37.0 oC | 96.6 ~ 98.6 oF |
額溫 | 35.0 ~ 37.0 oC | 95.0 ~ 98.6 oF |
*測量部位的溫度從高至低為肛溫→口溫、耳溫→腋溫→額溫
2.影響體溫的因素
-
年齡:老年人因皮下脂肪減少、血液循環變緩、活動量少等因素,使得體溫偏低,應注意保暖。而新生兒及嬰幼兒因體溫調節中樞尚未發育完全,易受環境冷熱及活動度的影響,必須特別注意環境溫度的變化,給予適當的衣著和被蓋。
-
性別:女性體溫比男性略高。
-
每日時段的差異:正常人的體溫在一天當中大約有0.5 ~ 1 oC的差異,午夜至清晨6時之間體溫最低,而傍晚4時至晚上8時之間體溫最高。
-
運動與活動:可使體溫增高。
-
飲食:進食較熱或較冷的食物或飲料,會暫時影響口腔溫度。
-
荷爾蒙的影響:例如甲狀腺機能亢進會使體溫上升。
-
情緒:情緒激動,體溫會升高。
-
疾病:外傷、過敏反應、惡性腫瘤、細菌或病毒感染等,會導致體溫升高。
-
環境溫度:天熱或是室內溫度高時,體溫會升高。天冷若保暖不足,體溫會偏低。
延伸閱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