活動紀錄

DSC 4587DSC 4583

(文:林慈容)

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難免會發生一些小意外,例如異物侵入眼、耳、鼻、口,甚至像暈倒或中風等難以預料的急症,如果沒有妥善緊急處理,不但傷害身體,嚴重的短時間內還會危害到生命,因此我們有必要學習急救的常識和技巧,除了可減輕傷害,更可增加生命存活的機會,避免遺憾發生。

外物侵入眼、耳、鼻、口的處理方式:()眼睛:用自來水清洗,恐怕有微小感染的風險,最好用生理食鹽水洗異物眼;()耳朵:若是水入耳,可將頭側向入水的耳朵,跳一跳用棉花棒沾乾;若是昆蟲入耳,可用燈光照射,引出昆蟲,滴入沙拉油或橄欖油入外耳道,將蟲窒息,若昆蟲無法流出,則應立即送醫。()鼻子:容易取出的物品可揉鼻子,讓異物流出,若物品太硬則要送醫。()口:魚刺鯁入咽喉,不要吞飯或喝醋,可試行咳出或夾出,否則送醫。若是呼吸道有異物梗塞,患者仍有呼吸,要趕快撥打119,鼓勵患者咳嗽,避免拍打其背部,不能給他喝水,可用哈姆立克法來進行急救,站在患者背後,腳成弓箭步,雙手環抱,一手握拳,拳眼抵住患者劍突下方,用另一隻手抓住拳頭,用力往內、往上推,頻率約一秒一次,直到患者吐出異物或發覺患者失去意識為止。

另外像暈倒是因為腦部血液暫時供應不足的反應,會出現意識不清、臉色蒼白、呼吸淺、脈搏弱等症狀,處理方式:腳抬高、移到通風處、解開束縛,若呼吸困難,採半坐半臥,嚴重要送醫。其次中風,一般45歲以上男人、55歲以上的女性,有慢性疾病、肥胖、缺乏運動、嗜喝咖啡、高膽固醇、高鹽飲食、抽菸喝酒的人較容易中風,但中風並不是老人的專利,若發現患者走路不穩、視力模糊、突然臉部及嘴角歪斜、單側手腳無力、口齒不清、只要有其中一項突然發生,就有可能是中風,碰到中風患者要臨危不亂,把握黃金三小時內送到醫院。當腦部細胞在缺氧4~6分鐘內,就會產生不可逆的損傷甚至死亡,當患者呼吸心跳停止,可用CPR+AED來處理,也就是心肺復甦術和自動電擊器;步驟口訣叫叫CABD”-叫醒患者、評估意識、打119求救、壓胸維持循環、打開呼吸道、吹氣維持呼吸(目前因有新冠狀病毒疫情,這個動作可以不做),直接進行自動電擊器電擊。

具備急救的常識和技巧,不但能自救也可救人,政府相關單位應透過各個管道,普遍教導民眾學習應用,才能降低國人意外傷亡,維護健康安全,避免遺憾發生。

7299272993729917299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