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議事槌 2016/12/27
坐過輪椅的人都知道、沒坐過輪椅的人也知道,人在坐姿的時候,因為後面有個東西靠著,都會不自覺地往下滑,長期下來導致駝背。對於長期坐在輪椅上的長者來說,要端正自己的坐姿有多難;對於照顧者來說,要讓輪椅上的阿公阿嬤不要向下滑有多難?
長期坐在輪椅上的老人要對抗向下滑的時候最常見的姿勢就是「用力踢輪椅的腳踏板或是地板」或是「雙手握住兩側扶手將自己往後推」,但是無論怎麼用力效果都不好。此時,多數照顧者會移動到長者的後面,雙手從他們的腋下穿過,用力將長者提起然後放到正確的位置上,若長者屬於體重正常偏輕型的倒是不會很費力,但若是遇到體重肥胖型的長者就可能需要呼朋引伴來幫忙,但是長輩一天難道只會滑下去一次嗎?如果一天需要十次、安養機構有二十個長輩,加起來就是200次。
所以,要用對方法。將長輩情況分成兩種:一種是上半身有力型、第二種是上半身無力型。第一種「上半身有力型」會比較輕鬆,步驟如下:出聲請長輩自己將身體背部離開輪椅靠背並握住輪椅兩側扶手(可以加上用手搔癢長者背部,促使長者背部離開輪椅),當背部離開椅背時,雙足會習慣自動收回踩踏於腳踏板或地面上,此時下肢膝關節約略呈現90度或小於90度(原來下滑時膝關節會>90度)→照顧者側身單腳跪在長者前方,用跪在地面的單側膝關節頂住長輩鞋子前緣或輕輕壓住長輩腳背處,防止長者在輪椅上再下滑→此時用單手力量將長輩膝蓋往內往椅背的方向推→順利讓長輩坐進去又不費力。
第二種「上半身無力型」,此類長者無法用自己的力量讓背部離開輪椅靠背,照顧者可以嘗試用下列步驟:移動到長輩後方→雙手下壓輪椅推把(長者體重稍重時也可同時踩防傾桿),使輪椅前輪翹起,讓輪椅椅背靠在照顧著身上或大腿上→雙手繞過長輩腋下,輕輕將長輩往自己身體方向拉→雙手上抬輪椅推把將輪椅前輪輕輕放回地面→順利讓長輩坐姿端正。建議「上半身無力型」長者起身轉位至輪椅坐好時就立即使用骨盆固定帶防範於未然,提升長者舒適度也減少照顧者的體力消耗。
用對方法讓照顧更輕鬆,省下的時間和力氣可以做更多的事情!